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淘“洋垃圾”的習慣,這些漂洋過海的老款手機設備,往往有著頗具吸引力的價格。而這些在國內電商渠道銷售的二手手機,背后往往是索尼、夏普等海外品牌。
它們往往是名氣不小的國際巨頭,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內做得風生水起,但在手機行業(yè)內的存在感都不強,這才有了價格幾連跳后的“洋垃圾”手機。
最近,日本媒體Sumahodigest報道稱,索尼新款手機Xperia 1 VI、Xperia 10 VI將不會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上市。甚至,索尼手機可能會完全退出中國市場。在一眾仍然在苦苦堅持的Others品牌中,我們或許又將少見到一名選手。
屢戰(zhàn)屢敗,索尼已成手機“邊緣人”
在手機行業(yè),索尼有著悠久的歷史。索尼手機真正的巔峰時期還要追溯到索尼愛立信時代,2007年,索愛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。然而,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,索尼手機則迅速進入衰退期,在競爭對手的壓力下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逐漸被邊緣化。
2011年,索尼收購了愛立信持有的一半股份,從索尼愛立信搖身一變成為“索尼移動通信”。然而,純血索尼手機品牌,并不能扭轉局面。小雷查詢到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公布的一份數據,2012年Q1,索尼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.9%,已經歸入Others行列。
此后,盡管索尼在不斷發(fā)布更新Xperia系列手機,但仍然在手機戰(zhàn)場上一敗涂地。在2019年和相機部門合并前,索尼移動已經連續(xù)多年虧損,并且是索尼核心部門中唯一虧損的一個。而索尼移動再和其他部門整合后,銷量依然不見起色。IDC數據顯示,2019年Q3,索尼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僅有0.167%。
(圖源:雷科技攝制)
不難發(fā)現,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的十幾年里,索尼在手機行業(yè)里的存在感在一步步被削弱。很顯然,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上,索尼已經敗下陣來。
作為一家在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積累、推出過無數成功消費電子產品的品牌,索尼做不好手機這件事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。在小雷看來,這背后有很多復雜的因素。就產品層面而言,小雷認為索尼手機的科技樹一直點歪了。
智能手機時代早期,主流廠商把重心放在系統(tǒng)完善優(yōu)化和本地體驗提升上,但索尼手機則在專心致志地研究防塵防水、超高像素、超高分辨率屏幕、960幀視頻拍攝等。索尼手機的這些技術特性很超前、很酷炫、很有黑科技色彩,但不夠實用,也背離了當時真實的市場需求。
(圖源:索尼)
當年索尼手機的防塵防水特性幾乎是獨一份的,吸引了無數眼球。當在智能手機亟需完善基礎體驗的時代,用戶對防護特性的感知度遠不如流暢的系統(tǒng)、好用的功能來得高。超高像素聽起來可以提升手機影像能力,但當時芯片性能難以處理這么艱巨的任務,最終導致手機拍照速度慢、取景卡頓。
說到底,索尼在智能手機時代仍然在遵循著功能機時代的產品思路,試圖以前沿的硬件技術來形成產品優(yōu)勢。但在用戶眼中,具有黑科技的索尼手機只是一臺小眾的帳篷型手機,長板很長、短板也很短。愈發(fā)內卷的手機市場上,各大品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,多個大招齊發(fā),索尼手機的一招鮮就相形見絀了。
索尼手機,要和中國大陸市場說再見?
毫無疑問,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卷的手機市場。在一輪又一輪的殘酷洗牌中,無數老牌和新興品牌都黯然離場。而在產品和營銷本地化上天然處于劣勢地位的海外品牌,想在國內市場上站穩(wěn)腳跟更是難上加難。
目前,中國大陸市場中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中,除了蘋果,其他都是國產廠商。曾經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眾國際品牌,有的已退出大陸市場,有的干脆退出了手機行業(yè)。
2018年,LG宣布手機業(yè)務退出中國市場;三年后,LG在全球范圍內直接放棄了整個手機業(yè)務。2021年,來自中國臺灣的手機品牌HTC,停止在大陸地區(qū)銷售手機;如今,雖然HTC在部分地區(qū)還有少量手機產品在銷售,但存在感已經極低。2016年,夏普第三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,但兩年后鎩羽而歸再度退出;現在,夏普手機只在日本等少數市場上還保持著影響力。
(圖源:LG)
結合以上這些案例來看,如果索尼手機要退出中國大陸市場,并不會讓人感到奇怪。索尼2023年公布的Q3財報顯示,索尼移動的銷售額為73億日元,同比下滑了22%。換言之,索尼手機并沒有因為體量小就避開了業(yè)務持續(xù)下滑的窘境。
如果索尼手機業(yè)務持續(xù)看不到盈利希望,并且還在持續(xù)擴大虧損缺口,那么被索尼采取措施來降本增效就很好理解了。至于為何要先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開刀,原因也很簡單,中國市場太卷了,止損效果可能更明顯。
面對手機紅海,“Others品牌”要主動退場嗎?
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市場,手機行業(yè)的頭部效應都非常明顯。頭部品牌們占據著大部分市場存量,彼此之間激烈廝殺,留給Others品牌的生存空間很小。相比頭部品牌,大部分Others廠商在技術、產品、市場等各方面缺乏優(yōu)勢,很難在內卷中突圍,尋找到增長的機會。
但對很多品牌而言,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,還是不愿意徹底放棄手機業(yè)務。原因也并不復雜,手機仍然是當前消費市場上存量最大的智能設備,同時也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最重要的入口。
在萬物互聯(lián)的時代,手機還扮演著管理和聯(lián)動其他智能設備的控制中樞的角色。對不少廠商來說,手機并非一項單一的業(yè)務,還關系著品牌旗下產品的整體生態(tài)建設。
蘋果、華為、小米、OV等頭部手機品牌,都在不留余力地建設自家的生態(tài),比如華為的鴻蒙全場景、小米的人車家、OPPO的潘塔納爾等。非頭部廠商,也嘗試在這個方向上尋找新的機會,例如魅族試圖用Flyme聯(lián)結手機和車機,作為車企的蔚來下場做手機。
(圖源:蔚來)
至于Others品牌們是否應該退出手機行業(yè),小雷認為應該分兩種情況來看。
第一,如果手機是該品牌的主營和核心業(yè)務,并且持續(xù)處于增長無望的虧損狀態(tài),那么主動或被動放棄比較明智,具體例子有錘子手機、YotaPhone等。
第二,如果手機不是品牌的核心業(yè)務,甚至只是眾多業(yè)務之一,那么保留著它或許是更好的選擇。比如和星紀時代合體后的魅族,手機業(yè)務爆發(fā)的可能性很小,但對造車等業(yè)務能夠形成較大的幫助。同時,手機還會是AI等前沿技術的重要載體,大模型、生成式AI都能在手機上尋找到豐富的使用場景。保留手機業(yè)務,也就為未來保留了一份希望。目前,魅族已宣布停止傳統(tǒng)智能手機新項目,不過這句話有一定回旋余地,不做“智能手機”,依然可以做“AI手機”,前幾天魅族剛發(fā)布了AI硬件“入門券”魅族21 Pro,歡迎在雷科技查看評測。
盡管手機業(yè)務做得不成功,但索尼旗下的很多消費電子業(yè)務依然做得風生水起,包括游戲主機、相機、電視等。而且,索尼還有音樂、影視等內容業(yè)務,在打造軟硬件生態(tài)上擁有比對手更大的優(yōu)勢。即便只在一小塊市場上保留手機業(yè)務,對索尼也會更有利。
在小雷看來,索尼當前的手機產品整體實力不算強,與主流品牌的旗艦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。然而,在外觀設計和影像方面,索尼仍然保持著一定的獨特性。在手機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上,索尼手機還是有很強的個性。我個人更希望包括索尼在內的Others品牌們能夠長期做下去,給用戶提供更多不那么大眾化的選擇。